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井’耘沃野,‘吉’穗同丰”实践小队赴江西省井冈山实践纪实
2025年7月,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井’耘沃野,‘吉’穗同丰”实践小队走进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重温井冈山革命历史,赋能井冈山地理标志产品,探究乡村振兴路径,书写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新篇章。吉林农业大学 蒋画 供图
7月27日上午,在气势磅礴的国歌声中,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暑期实践季(第五期)专项行动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代表据相聚意义和未来展望恳切发言,汹涌澎湃的青春力量深深感染着每一个人。中心主任老师为大家深入阐述此次活动的初心与目标,激励着团队成员用青春力量续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篇章。
随后的风采展示环节,小队成员们配合默契,精神昂扬,以声情并茂的集体朗诵,向井冈山庄严宣告:“让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生动展现属于农大学子的昂扬风貌,赢得了全场的阵阵喝彩。吉林农业大学 朱宇晴 供图
开营仪式庄重热烈,点燃了实践团队“井冈情·中国梦”的火种,在历史中汲取的奋进力量融入我们的青春血脉,团队成员们誓要在巍巍井冈山,书写新时代农学学子的时代答卷。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井’耘沃野,‘吉’穗同丰”实践小队在带班老师的带领下,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三湾改编”情景学习。小队成员深入探究了“三湾改编”的历史背景,“将支部建在连上、实行官兵平等、建立士兵委员会"核心措施不仅稳固了军心,更奠定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基石,为人民军队的发展筑牢了根基。教学课程接近尾声之际开展了 “三湾改编” 情景模拟活动,各连队班级积极投入其中,设计了独具特色的班名的班旗与班训,充分展现团队的精神风貌与集体智慧。吉林农业大学 何映杭 供图
开班仪式凝聚共识,团队风采彰显合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实践团成员将秉持“实事求是闯新路”的态度,立足实际,弘扬“艰苦奋斗攻难关”的作风,勇挑重担、砥砺前行;厚植“依靠群众求胜利”的情怀,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并把这份革命精神内化于行,是小队成员助农路上奉献青春的生动注脚。
7月28日上午,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井’耘沃野,‘吉’穗同丰”实践小队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沉浸式学习《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专题课程。主讲人生动讲述了在红色土地上涌现的伟人故事与辉煌功绩。他结合青年成长与时代发展的紧密关联,借习总书记的话殷切寄语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
小队成员们全神贯注聆听,认真记录要点。此次专题课程内涵丰富、立意深远不仅让大家对井冈山精神的历史渊源与时代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在思想淬炼中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仰,为后续投身助农实践、传承红色精神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吉林农业大学 蒋画 供图
7月29日上午,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井’耘沃野,‘吉’穗同丰”实践小队怀揣着好奇与激动的心情,启程体验“红军的一天”,走进红军坝上村,实地调研乡村情况。
第一站,实践团乘车前往黄洋界哨口,了解红军历史上第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黄洋界保卫战。实践团成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切身感受当年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抗敌的英雄气概。吉林农业大学 朱宇晴 供图
第二站,实践团在坝上村深入农户家中开展了制作红军餐的活动。在当地村民的指导下,大家亲手制作红军餐,体验当年红军的饮食生活。实践团成员们利用间隙与农户深入交流,了解当地农产品的种植、销售情况。针对农户们面临的销路窄、设备技术落后等问题,成员们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为农户们提出相关建议和具体方案,并提出用电商直播的方式结合地方红色文化进行推广,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发展。吉林农业大学 朱宇晴 供图
吉林农业大学 何映杭 供图
硝烟虽散,但黄洋界的炮声仍在警示当代青年: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艰苦岁月更需铭记。以史为镜照亮前行路,青年当以吾辈之青春续写星火之传奇。 ——唯有接续奋斗,方能让星火传奇在新时代绽放新辉。
未来,“井冈新程”助农实践团将带着这份传承,让红色基因驱动青春助农,把论文写在乡村大地上,续写“振兴有我”的青春答卷。
(通讯作者:吉林农业大学 高璟宜 赵梦佳 赵芮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