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让“医路星光”照亮基层百姓健康路——辽东学院医学院团委开展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引导医学青年在社会实践中锤炼本领、服务基层,近日,辽东学院医学院团委组织“医路星光”基层服务队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活动。服务队由辅…

为引导医学青年在社会实践中锤炼本领、服务基层,近日,辽东学院医学院团委组织“医路星光”基层服务队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活动。服务队由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带队,成员由2024 级临床医学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培养学生和乡村医生委托培养学生共同组成。服务队先后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 966 医院、岫岩满族自治县杨家堡卫生院和红旗营子乡双山村卫生院,以“看、学、做”相结合的方式,在服务基层医疗事业中践行青春使命,让“医路星光”点亮乡村百姓健康之路。

 

追溯红色医魂,筑牢初心使命

7月24 日,服务队首站抵达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6医院。966医院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志愿军总医院,在7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医院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及抗震救灾、抗击新冠等重大任务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参观院史馆过程中,从医院的发展历程到医疗建设成果,从日常诊疗中的坚守到特殊时期的担当,一段段故事令人动容,让队员们循着历史脉络探寻医者初心。尤其当看到抗美援朝时期的医疗器具陈列展时,锈迹斑斑的听诊器、简易的手术器械仿佛将大家带回烽火连天的战场 —— 作为当年的一线医院,这里的医护人员曾冒着枪林弹雨救死扶伤,用生命守护生命,为赢得胜利筑起坚固的“健康防线”。

 

“在战火中践行医者使命,在和平年代坚守为民初心,这就是我们要传承的红色医魂”。分团委书记马兰在参观中勉励服务队员,“我们作为未来的基层医护工作者,既要练就过硬本领,更要涵养家国情怀,让青春在服务人民健康中绽放光彩。”

 

对标基层榜样,明晰努力方向

7 月 25 日,服务队来到岫岩满族自治县杨家堡卫生院,看望了我院 2021 届临床医学专业农村订单定向毕业生姜莹莹。“看到母校的老师和学弟学妹们,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特别亲切!”早早等候的姜莹莹看到师生们的到来难掩激动,带着队员们走遍各科诊室、病房,详细讲解基层医院的日常接诊、慢病管理、药品调配等工作,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基层医疗工作的真实场景。

座谈会上,姜莹莹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耐心解答“基层患者沟通技巧”“理论与实践如何衔接”“定向培养生的职业发展” 等问题。“选择基层就是选择了离群众最近的地方。这里需要我们,我们也能在这里找到价值。”她的真诚分享,让队员们对基层医疗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有了更加直观地理解,也更加坚定了服务队员们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的信念。专业教师曲天宇表示,姜莹莹身上,体现了学院“面向基层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教学理念契合基层需求,她的专业技能也值得同学们学习。

 

服务乡村一线,践行医者担当

7 月 26 日,凌晨四点晨曦未露,服务队已抵达岫岩满族自治县红旗营子乡双山村卫生院,帮助医护人员一起为村里的老年人开展体检服务。队员们摆好桌椅、准备好体检设备后,开展了血压测量、心电图检查、采血等体检服务,还为老人们发放急救知识手册和小纪念品等,队员们分工协作,用专业的操作和耐心的讲解为老人们提供贴心服务。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服务队和卫生院医护人员一道背着设备穿行在乡间小路,提供了上门服务。“孩子们不怕辛苦,把检查做到了炕头上,真是把健康送到了我们心坎里!”双山村村长的话语,道出了乡亲们的心声。这场实践,让队员们真切体会到基层群众对优质医疗的迫切需求,更让大家明白了“健康中国” 战略的落地,需要一代代医学青年扎根乡土、接续奋斗。

辽东学院医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时间虽短,却让参与此项活动的服务队员们受益匪浅,在“看”中感悟初心,在“学”中明确方向,在“做”中锤炼本领。为发挥学院农村订单定向培养医学生的专业特色,辽东学院医学院团委将持续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积极为未来扎根基层,服务乡村,当好基层健康事业“守护者”们搭建更多实践平台,让“医路星光”持续照亮乡村百姓健康振兴路,为守护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马兰   肖福忠)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owinfo-2-15564-0.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358067079

邮箱:35806707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