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吴村桥村两次调研纪实: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相促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相促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青春作伴好兴乡”乡村振兴实践调研团来到南京市溧水区吴村桥村开展实地调研。

  01.“新农”引领,新型人才助推产业振兴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创新型农业和各类人才日益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经济转型的关键力量。为了探究具有的新农人怎样充分发挥本地特色优势,改变传统农业效益低下局面的经验模式,故而团队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吴村桥村,以半结构式访谈法展开了深入访谈,希望在差序协同的视角下分析吴村桥村致富转型成功的原因。

  通过访谈,我们知晓吴村桥村有许多外出求学、走出农村的人们现在返乡创业成为“新农人”,在和凤镇等地开展农业创业活动。新农人通过注册成为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通过投身农业产业强镇。和凤镇被评选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其充分体现该镇在发展农业产业方面的示范地位,而新农人在此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例如,本次的访谈对象,南京三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骏是生长在和凤镇的“农二代”,他本科毕业后,通过农业创业,收到了政府的奖励和支持。这不仅带动了当地的产业发展,同时也为本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当问及企业的人员构成,他回答到本地人在员工中几乎是全部,四十几个人中只有几个是外地人。

  02.融合发展,“农业+”模式开创发展新篇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乡村振兴插上了“农业”+产业创新融合转型的“翅膀”。南京市溧水区吴村桥村的新农人抓住机会,打开对现代农业的“想象力”,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沃野绘新图,领跑乡村振兴路。在访谈中,我们重点了解了秦淮梅园企业“农业+”模式中“农业+旅游”与“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团队成员对秦淮梅园的总经理陈龙云问及相关问题,他告诉我们,近期秦淮梅园有意将“农业+电商”的作为一个发展方向。访谈结束后,陈总热情邀请调研团队参观了秦淮梅园的企业文化馆,企业员工向我们细致了讲解了企业这些年发掘和沉淀出的梅文化,我们对吴村桥村本土企业的“农业+”模式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作为第三产业的梅园经济,其不仅充分利用了本地的自然资源,还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03.“筑巢引凤”,双向奔赴寻求破局之道

  那么作为一个曾经引起了官方、社会媒体的极大关注极为成功的创新案例,吴村桥村在“农业+”的发展模式上是否就一帆风顺呢?

  聚焦于人才振兴和产业振兴的关系,在进行了深入访谈后,我们了解到吴村桥村目前存在的振兴困局,例如政策的公布与实地落实之间存在些许的滞后性、在因地制宜还是直接照搬政策之间存在一定矛盾、乡村人才外流严重,二次空心化现象仍然明显等问题。对此,访谈对象也向我们吐露了几个本土新农人在探寻破局之道时的思路。“吸引人才这个事情,我们也一直很头疼”企业家陈骏说道,“现在这个人才关注的几个重要的点,第一是前景,第二是规划收入,第三个就是切实可调的收入”,“说到底,还是要先把企业做起来,你把企业做好了,人才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在当前经济转型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本项目聚焦新农人创新创业助推乡村产业转型的突破路径,深入实地调研考察,为更好地培育新农人、助力农村产业升级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提出路径突破,设想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促进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进而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持久不衰的发展动力。

  撰稿人:黎诚 刘佳怡 李安祺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owinfo-2-13529-0.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358067079

邮箱:35806707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